陈晓曦

职称:副教授

Email:txiaoxi@jnu.edu.cn

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员工创新行为),社会心理学(情绪与决策),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服务营销)

个人简介:陈晓曦,辽宁人,从事心理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企管系本科精英班班主任,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个人简介


陈晓曦,辽宁人,从事心理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企管系本科精英班班主任,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招生信息


心理学科学学位/心理学研修班: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向,实验法和问卷法结合,要求对实验心理学感兴趣,有统计基础和调研经验优先

MBA: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案例研究,要求有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实践经验


教育背景


2009.9—2012.6中山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认知神经科学  导师:高定国教授

2006.9—2009.7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注意与工作记忆  导师:金志成教授

2003.9—2006.7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心理学(师范)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2-至今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主讲课程


1.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2. 招聘与人才测评本科

3. 组织行为学  MBA

4. 人力资源管理测评理论与技术心理学硕士


科研论文与著作


1.彭蕾,陈晓曦*. (2024). 人工智能服务失败的后果与应对:归因理论视角. 应用心理学.(CSSCI)

2.李斌, 金来, 陈晓曦*, 俞炜楠, 李爱梅*, 戴先炽. (2024). 有序还是无序: 陈列秩序与产品属性的匹配效应. 心理学报, 56(10), 1448-1461. (A1) 

3.Jia, H., Lu, J. W., Gong, W. Q*. & Chen, X.X. (2023). Inspired in Adversity: How Inspiration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Emotions on Coping Strategies.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5185-5196. (SSCI, Q1)

4.Li, B., Hu, M. Q., Chen, X. X.*, & Lei, Y. X. (2021).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nticipated Regret and Product Involvement on Online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32459. (SSCI, Q2). 

5.Feng, Q. Q., Chen, X. X.*, Guo, Z. X. (2021). How does accumulation enhance career adaptability? A dual mediation analysis. Current Psychology, 42(12), 10426-10436. (SSCI, Q1) . 20210930. 

6.Liu, X.J., Tu, L., Chen, X. X., Wang, J.J., Meng, L., Lu, Z., Huang, R. W. (2021). Effect of AoA-L2 on L1 and L2 networks in early and late bilingu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25(6), 1616-1634. (SSCI, Q2). 2021-7-23.

7.Liu, X. J., Tu, L., Chen, X. X., Zhong, M., Niu, M. Q., Zhao, L., Lu, Z. *, & Huang, R. W. * (2020). Dynamic language network in early and late Cantonese-Mandarin bilingual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11, 1189. ( SSCI, Q2)

8.胡高喜,刘耀中,王贺,贺娜,陈晓曦*.(2020).自我损耗对利他惩罚的影响:愤怒与公正敏感性的作用.心理科学,43(1), 1-6. (CSSCI).

9.陈晓曦*,陈凤玲,李斌*,刘耀中. (2019).好奇影响灵感产生的现象与机制: 认知与情绪双加工路径. 心理科学进展,27 (1), 1-10. (CSSCI). 

10.李斌*,卫海英,李爱梅,李方君,陈晓曦*. (2018). 体验性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双加工理论模型:现象、机制及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26 (5), 1-9. (CSSCI).

11.Liu, X., Tu, L., Wang, J., Jiang, B., Gao, W., Pan, X., ... & Huang, R. (2017). Onset age of L2 acquisition influences language network in early and late Cantonese-Mandarin bilinguals. Brain and Language, 174, 16-28. (SSCI, Q1) 

12.李爱梅*, 高结怡, 彭元, 夏萤 & 陈晓曦.(2015).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性及其机制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 23(4), 632-642.(CSSCI)

13.Chen, X. X., Yue, Z. Z*., Chen, Q., & Gao, D. G. (2012). Interactions betwee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orienting of crossmodal atten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3,303-308. doi: 10.1111/j.1467-9450.2012.00957.x(SSCI, Q2)

14.Zhou, X. Y*.,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Chen, X. X. & Vingerhoets, Ad J. J. M.(2012). Heartwarming memories: Nostalgia maintains physiological comfort. Emotion, 12, 678-684. 


科研项目


(一)主持

1.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统计研究课题,网红经济背景下城市网红化与旅游消费的关系研究,2万,2023/10-2024/6,主持,已结项。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701080,好奇影响灵感产生的现象与机制:认知与情绪双加工路径,17万,2018/01-2020/12,主持,已结项。

3.暨南大学神经管理实验室项目:20JNZS34,团队互动类型对团队灵感和创造力的影响,2.5万,2020/01-2020/12,在研,主持,已结项。

4.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 201313JNQN008,2万,2013-2014,主持,已结项。

(二)参与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72372054, 个性化契约对个体及团队工作繁荣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资源扩张与传递网络的动态视角, 2024-01-01 至 2027-12-31, 41万元,参与,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2272062,会话代理服务机器人顾客融入的形成路径研究,45万,2023/01-2026/12,参与,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2072039,好管家的收益与代价:基于多重跨层机制的研究,47万,2021/01-2024/12,参与,已结项。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970990,重复博弈中不平等规避与权力感影响合作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58万,2020/01-2024/12,参与,已结项。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71601084,体验性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双加工理论模型:现象、机制及影响因素,17万, 2017/01-2019/12,参与,已结项。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2073,服务接触中外貌刻板印象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距离的中介,2017/01-2019/12,参与,已结项。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2070,基于多参照点的库存和供应链行为决策研究,50万,2016/01-2019/12,参与,已结项。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1087,“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注意力资源的理论视角,2016/01-2019/12,参与,已结项。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28,注意与社会网络的交互影响:行为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65万,2014/01-2017/12,参与,已结项。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215,心理契约破坏、品牌认同威胁对顾客品牌决策的影响,21万,2014/01-2016/12,参与,已结项。


获奖荣誉


1.第二届广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主持。

2.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工商管理类人才跨文化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19,参与。

3.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贡献奖,2022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4.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优秀党员示范岗,2016

5.暨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13-2016

6.暨南大学第八批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20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