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夜话——胡振
发布时间:2018-10-17 发布单位:企业管理系数过去,管理无处不在
《卓越》:您当年曾担任过企管系学生会主席,还有党支部书记。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对学生会的认同感比较低,认为学生会只是学校的组织而不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胡振:学生对学生会的认同感不高是学生会的责任。首先,学生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学生跟老师之间交流的平台,是学生活动开展的一个平台。因此学生会的活动首先要了解学生们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譬如,刚进大学的同学希望得到高年级同学关于选课、学分制度等一些基本的学习生活经验的指导,而快毕业的同学希望得到的是就业方面的指导。我们要针对学生的需要来开展活动,让学生的需要成为活动的切入点。然后找来相关的资源,邀请老师来指导,把活动的细节做好。还有一个是通过宣传把学生们的热情调动起来,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 加,参加的人多了只要你做好了,学生们的认同自然就会高。
《卓越》:那您在担任学生会主席、党总支等职务时有什么工作心得?对于学生工作又有什么建议呢?
胡振:首先一个就是要大胆去做,有什么好的创意,大胆的去想,去做,不要怕出错,怕出问题。有问题就解决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活动就越来越完美了。所以做学生工作包括你们搞活动、办杂志都要把视野放开,把目光放远一点,不要怕失败,要大胆去做。再一个就是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大家的潜力都挖掘出来。遇到问题不要说不会,不会就学。我们有一次搞晚会,主持人临时因故缺席我只好硬着头皮顶上,最后做的还行。假如没有这一次,我也不会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能力。至今,在单位我也会担任一些晚会主持之类的角色。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能力局限在那么一点,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还有一个就是多与老师沟通。活动方案出来了,给老师们看看,让他们指导指导;遇到问题,找老师谈谈,老师有很多资源,有些问题很轻松就可以帮你解决掉。不要把老师割裂开来,要多与老师沟通,多与老师交流 。
《卓越》:您在大学兼任很多的职务,在校外也有很多的实践活动。您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会不会有些事顾不上?
胡振:时间是挤出来,不要怕事多,更不要怕事情多会忙得焦头烂额。其实事情多可以活的比较充实,也可以学习怎么进行实践管理——把个人时间安排得妥妥当当,也是一种管理和成功 。那时候我下课就打饭带到系办公室去吃,边吃边开展工作,或者就在那边自修。别人打游戏的时候,我就准备材料。晚上睡在床上,就想想今天的事情都做好了没,明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我现在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两天时间在广州,两天的时间要处理很多事情,要见很多人,还要分配时间给家人。怎么安排时间要靠自己 的(时间)管理能力
《卓越》:那您回想大学生活,会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呢?
胡振:学的太晚,学的太少!我大一的时候基本没做过什么事,自己感觉也很不充实。到大二才觉悟,然后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到的东西比较多。在大三去参加中山大学的“花旗论坛”后却发现自己大学这三年都荒废了,学得太少。在广交会实习的时候更发现自己的英语太差了。我的遗憾还是学的太晚,学的太少。
看今朝,献良策
《卓越》:现在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都感觉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过好四年的大学生活。而在迷茫的摸索的过程中,四年的时光却又匆匆而过,到头来都不知在大学中收获了什么。甚至有些同学因此而轻生。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胡振:首先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方向,现在的大学没有寄托,每个人都是自己独立的个体。要找对自己的方向,方向找对了就成功了一半。没找到方向就只会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大学的环境相对比较轻松自由,就像非常舒服的温水,很多同学在这个环境里迷茫了,渐渐失去了斗志,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因此大学生不能停止思考,有思考才会反省自己,不断的反省才能不断的改变,不断的改变就是不断的进步。大学生也需要一些良性的冲击,譬如一些有益的交流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从别人的经历中得到触动、受到冲击就会引起思考。一些大学生轻生的现象每一年都有,我觉得这些学生不值得同情和惋惜,因为他们没有一点责任 感。现在很多大学生以为自己进入大学就是天之骄子,以后出到社会肯定会一帆风顺。毕业才发现并不是这样,接受不了现实。可人生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只是你没有发现它。
《卓越》:同学可能在进入大学以前都对学校有很美好的憧憬,但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憧憬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会对自己的学校失去信心。您对此有何看法?
胡振: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把自己学校的资源利用起来。把学校的资源利用好了,你收获的就多,成功的机会就更高。那些整天抱怨学校没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同学,只能说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举一个我们学校的例子,我们学校是一个侨校,这是我们学校很大的特色。对于内招生来说,外招生就是你们的资源 由于教育背景的不同,内外招生看问题的角度很不一样, 内招生跟外招生的特色也不一样。内招生主要是知识系统比较全面,知识基础也比较好;外招生就是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强。只要内外招生之间多交流多互动就会产生很多思想的碰撞,产生很多火花,双方都受益。那时候我们举办的“管理论坛”活动,有很多创意特别是那个新鲜醒目的宣传广告,都是出自外招生的手笔。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咎在学校身上,要善于发现学校的资源,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成功。有一句很老套的话但却非常实在: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傲。
《卓越》:您能说说您那时候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吗?现在的同学跟老师的关系比较疏远,我们该如何改善这种现况呢?
胡振:我们那时候同学跟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彼此间的交流非常多。我个 人跟老师们的关系也非常好,逢年过节都会互相走访,平时的交流联系也非常多。 你提到的现在师生关系比较疏远,,也许是因为大家的交流少了。其实拉近同学 跟老师距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动。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跟老师交流的平台,从而拉近师生的关系。我们那时候就举办了很多这样的活动。我们举办“模拟公司”活动请来了老师指导,担当评审;办杂志社的时候请来老师当顾问。我们的老师都是非常关心学生的,也很希望可以跟学生多交流。所以同学们不要怕,有问题就应该主动的找老师,也应该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多跟老师交流。另外就是同学们要学会主动找老师,因为老师们很忙,可能无暇顾及每个人要,好好抓住老师这一资源,有问题及时请教交流,没有问题也可以跟老师聊天谈心,沟通多了、接触多了关系自然会紧密。
展未来,寄予厚望
《卓越》:作为一个过来人,您对现在学生的生活有什么建议呢?
胡振:我们当时做杂志的时候用的一个主题就是:读书·生活·做人。其实这也是我在大学时候的一个座右铭。大学的时候有很多时间,要多读书!读一本好书真的就像夏天的时候喝一杯冰水,特别的舒畅。我现在也每天坚持读书,知识到你“用时方恨少”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所以要坚持读书,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还有就是多交朋友,珍惜大学的友谊。我们那时候学人力资源的时候,杨从杰老 师就告诉我们人力资源的概念:存在你身上和存在别人身上的所有能为你所用的资源就是你的人力资源。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大学的友谊是比较纯洁的,要多交朋友积累你自己的人力资源。如果读了四年大学都没几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好友,那这大学读的是比较失败的。
《卓越》:您在社会工作也有七年了,在这七年中,您学到的比较深刻的经验是什么?对我们的同学有什么寄语?
胡振:第一个就是多问、多请教。在工作中不要轻易说不会,不会就要学,不懂 就要问。可以问领导、问同事。要坚持学习。我们都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当时看完,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我们单位有个老员工,都快退休了,看完这本书后就决定学电脑。你想想,一个连打字都不会的老人学电脑是多么艰难啊。他就开始学,不懂的就问同事,问了就记下来,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通通记好。现在他已经可以很熟练的用 EXCEL 制表了。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所以不要轻易说不会,多学习。第二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做人不能太高调,调子拉太高就难以放下来。当然路还是要自己走,只有自己经历过、体会过,总有一种领会促使你成功。